“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图书馆紧紧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全面履行中心馆职责,搭建全区“区图书馆总馆—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分馆—村社区流通服务点”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强有力的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在设施设备、管理体制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服务效能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五年发展规划,秉承理性、开放、平等、包容理念,持续推动服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将九龙坡区图书馆建设成读者的“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人文空间”“主题空间”“休闲空间”等大型综合性图书馆。
“十三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业务发展
1.开创无人自助服务,建成10个24小时自助服务点。2017年全市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示范工程“幸福书屋”在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区图书馆以每年建成2个的速度不断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目前,九龙坡区已建成6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个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柜。10个24小时自助服务点均实现了全方位监控,全智能化远程管理、全自助化无人值守服务。
2.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优化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强调部门联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目前,区图书馆与区政协、区总工会等政府部门共建,与春声集团、杨家坪中学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西郊沙龙图书馆分馆、杨中图书馆分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分馆等图书分馆15个,累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0余场次。
3.创新图书采购新方式,实现精准借阅服务。联合实体书店与图书馆合作,在全市首个开展读者选书、图书馆买单的“你阅读﹒我买单”荐书活动,将传统的图书馆员盲目选书转变为读者按需选书,实现了读者荐购图书借阅率100%,复借率200%。
4.创新“私人定制”服务,开创农家书屋服务新模式。针对农家书屋技术力量薄弱、资源缺乏、人手不足、场地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九龙坡区图书馆结合老百姓需求及农家书屋现状,开发了“百姓点单”网上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图书、数字资源、活动等资源根据老百姓点单需求,开展“私人定制”服务,实现了农家书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点单化服务。
(二)加强合作交流,建立联盟发展机制
1.加强馆际协作协调交流。我馆与重庆市38个区县公共图书馆签订了文献传递与馆际协作协调协议书,并跨系统与10个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跨区域与全国各地10多个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让图书馆资源在全民阅读的环境下最大化发挥好作用。
2.加强区域联盟合作交流。我馆主持成立了以重庆主城九区图书馆为成员单位的“双江汇”联盟,并组织开展联盟活动,同时,我馆还参与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联盟”和“渝西图书馆联盟”的协作协调交流活动,让全国公共图书馆成一家,共同商议、共同研讨、共谋发展,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发展业态,共同为社会公共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优化藏书建设,改善阅读环境
“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图书馆不断优化馆藏图书建设, 新增图书26.357万册,报刊期刊共3200种;新增电子图书22万册、电子期刊1200种、视频资源5000集、视听文献2400多种;建起了《九龙坡区地方文献》《九龙报》《九龙新闻》《九龙坡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等特色资源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底,九龙坡区图书馆有实体藏书76.8万册,地方文献616册,盲文图书362册,古籍3093册,电子文献86万册(件),资源存储量达50TB,其中自建资源量超过15TB,建成了非常强大的信息资源阵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九龙坡区图书馆不断改善读者阅读环境,馆内新增电子图书借阅机10台,全自助化借还书设备10台,IPAD阅读本10台,台式电脑110台,改装了自习室1个,新增阅览座席500多个,为读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阅读服务。
“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图书馆共接待各类读者约1019.2万人次。接待到馆读者260万人次,外借文献226.8万人次,新增注册读者4.3万人,网站点击量740万次,数字资源下载量浏览量180TB,为公众提供咨询服务5.5万人次,举办公共文化服务活动13.7万人次。
(四)抓好阅读推广,打造特色服务
九龙坡区图书馆常年开展各类讲座、展览及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全民阅读推广。一是强化流动服务,实现阅读服务“零距离”。九龙坡区图书馆常年开展流动图书“七进”服务、“送书下乡”“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军营、学校、农村、社区和企业,让阅读覆盖辖区各行业、各阶层,真正做到阅读服务“零距离”。二是丰富活动形式,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九龙坡区图书馆重点打造了“幸福文化课堂” “小板凳幸福成长乐园”“行走的相机”“小小朗读者”等活动品牌,把专家、学者“请进来”,把知识“送出去”,实现了阅读服务“多样化”。年举办各类讲座培训近180场、展览20余场,受惠群众40余万人。
九龙坡区图书馆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大力拓展全民阅读服务项目,坚持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与企业合作共赢,牵手“天声绘说.语言艺术教育”培训机构、“森林屋”绘本馆、“西郊沙龙”艺术培训基地、“钟书阁”重庆店、黄淋艺术研究院、“菩提素”咖啡屋、“格力”电器集团公司、蓓蕾幼儿园、大风车幼儿园等,结合双方自身资源创建“小小朗读者”童声阅读服务品牌,因地制宜设立九龙坡区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基地,由此形成全民阅读服务推广网络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五)加强服务宣传,提高社会影响
九龙坡区图书馆以阵地服务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以品牌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效果,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图书馆传播公共文化的作用,着力提升九龙坡区图书馆影响力。通过搭建网站、微信等宣传平台,不断向读者推送服务信息,年宣传量近400篇次,从国家媒体、市级媒体到区级媒体等各类媒体均有较多报道,大大提升了群众知晓度,读者调查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五年来,九龙坡区图书馆收获各种奖项共计50余项,其中集体奖项12个。并荣获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免费开放服务先进集体、先进文化单位、先进党支部、示范党支部和敬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再次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九龙坡区图书馆“十三五”时期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辖区群众对图书馆知晓度还远远不够;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未完全落实;交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数字资源结构有待优化;发展目标的导向作用不足;馆员队伍的活力与专业化水平、管理运营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等。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基本课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疫情影响叠加造成财政投入紧张,图书馆争取公共财政支持的难度加大;科技发展带来公众阅读方式的变化;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面临体制机制问题等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九龙坡区图书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总书记对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殷切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目标和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服务管理运营和开放性、可持续为基本思路,推动图书馆事业从快速发展、高效能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根本目的,坚持走“专业化、数字化、开放化、均等化”服务路线,推进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努力建设书香九龙,为九龙坡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图书馆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图书馆基本服务,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大力实施“图书馆+”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动我区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广泛吸收借鉴先进地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经验和文化发展成果,强化区域协调、资源整合,致力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到2025年,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特色突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指标居于我市靠前位置,形成具有九龙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弘扬知识文化,共建精神家园。
1.理性。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承载和弘扬人类理性,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使命和时代责任。
2.开放。保障公众无障碍获取信息、知识的权利。
3.平等。保障公众平等获取信息、知识,享受图书馆服务,参与相关文化活动的基本文化权益。
4.包容。尊重不同用户群体、文化、思想的多样性,推动社会交流理解,促进社会包容发展。
1.体系中心。强化中心馆统筹引领作用,从优化体系设计、完善设施建设、加强体系联动、加强要素保障、提升服务效能五个方面发力,率先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推动全区服务体系进入市内前列。
2.知识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一个知识传播和知识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强化知识汇聚与发现,推进历史文献与地方史料资源建设、开发与服务,推进研究服务,持续提升知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为公众自主学习提供文献信息、空间、设备和服务等支撑,使图书馆成为公众的终身学习平台,努力促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推动公众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
4.文化平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和本土文化,传播现代九龙、生态九龙文化,构建全区文化展示、交流与传播平台,融入社会文化生活,涵养城市文化,培育城市精神,促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5.交流平台。完善以开放空间为环境条件、以资源与服务为依托的高水平公共交流平台,深度连结公众、社群组织、政府机构等各种主体,为扩大社会参与创造机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增进社会理解、包容与合作,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业务发展,推动自身发展进入市内靠前行列。九龙坡区图书馆已在社会各界树立了区域文化地标、区域窗口的新形象。公众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已普遍形成共识,九龙坡区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而且是所有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者。
九龙坡区图书馆将以更高的责任担当、开放的社会眼光和广阔的视野,广泛吸收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参与区域和市内、外交流合作,持续推动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强化作为城市知识传播和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作用,推动九龙坡区图书馆建设成为新时代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
(一)优化体系设计,健全运行机制。
1.结合市、区文化旅游委十四五规划,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2.完善并落实全区公共图书馆统一业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全面推进业务和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
3.完善社会力量与公共图书馆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
(二)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体系结构
1.协助推进九龙半岛新馆建设、开放,为全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新馆建设提供专业指导。
2.制定并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管理及业务建设的管理办法,实现社会力量参与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常态化。
3.完善示范性服务体系,统筹全区体系优化服务结构,建立“服务+活动”的基本服务结构。
4.重点推动与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在文献建设、资源共享、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三)加强体系联动,实现服务下沉
1.以活动平台为依托,建立全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动机制,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专业化、主题化、品牌化。指导、支持服务体系内各分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加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服务能力,推进实体服务与网络服务融合互补。
3.拓展“百姓点单·邮寄到家”服务,强化服务特色与阅读推广,推进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示范性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
二、推进全民阅读,支持终身学习,为公众自主发展赋能
(一)加强阅读推广,助力全民阅读
1.立足图书馆资源、服务和对象,通过开展资源推荐、文献导读、阅读辅导、书评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公众阅读兴趣,提高公众阅读水平。
2.将阅读推广和服务紧密结合,依托各镇街和社会分馆开展相应的阅读推广活动,形成特色品牌,推动构建完善的阅读推广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外优秀经典作品。
3.依托九龙坡区阅读联盟联合各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4.丰富在线阅读、在线展览、在线讲座等线上活动形式,优化活动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通过活动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加强二次传播。
5.拓展针对重点群体的阅读推广服务。以视障人士服务区为依托,建设无障碍服务平台,延伸拓展特殊群体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深化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阅读服务。
6.持续优化阅读推广平台,推进电子图书资源的整合应用,通过精品图书推荐、个性化推荐、主题资源阅读等功能的建设和优化,打造以互联网阅读平台为重点的数字阅读空间。
(二)系统优化服务供给,促进未成年人阅读
1.以图书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托,针对不同服务群体的需求设计阅读推广项目,提升阅读的精准度及衔接性。
2.以绘本、科普资料、艺术图书等特色资源为基础,从多维度对文献资源进行动态化布局管理,形成集借阅、展览、交流分享为一体的服务空间,营造文献资源与空间环境协调统一的阅读氛围。
3.丰富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为“名家九龙行”“九龙大讲堂”等重点阅读推广品牌注入创新元素,强化资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构建更趋系统、精细和多元的阅读推广模式。
4.继续打造“小小朗读者”“奇思妙想故事绘”等少儿品牌,提升未成年人信息素养。
5.面向未成年人群体内部差异和未成年人特殊群体阅读需求,提供系列化、多样化和针对性服务,深入推广重点读者活动品牌。
(三)强化社会教育职能,支持公众提升综合素养
1.贯彻国家战略,拓展以信息素养、公民素养、法律素养、创新素养、创业素养、职业素养、健康素养等为重点的全面素养教育。
2.细分目标人群,针对、低收入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定期开展各类型社会教育培训,支持公众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
3.开展针对性服务,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整合空间资源,普遍实现空间交流功能
1.系统规划全馆交流空间,推动空间的资源化管理与开放服务,提升空间利用的合理性。通过视听资源整合利用、实体空间改造、视听室升级等方式,全面提升视听服务水平,打造有标识度的视听体验空间,引领新型、时尚的文化休闲方式。
2.完善各主题区域、展览厅等交流空间的设备设施,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和自由、平等、专业的空间氛围,进一步提升用户交流体验。
3.合理规划场地自用、社会合作、公益申请等多种用途,完善公共空间公开、透明、规范的使用。
(二)扩大社会参与,创造丰富的交流机会
1.强化“书香九龙·全民阅读”“书香九龙·阅动全城”等现有特色品牌在引领社会力量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或合作开展与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相关的交流活动。
2.建设全馆共享的专家资源库及文化志愿者讲师,探索邀请有公众影响力的文化志愿者参与活动策划,定期与公众交流分享。
3.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拓展公众参与和志愿服务范围,实现志愿者类型由单一向多元发展,满足志愿者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等多层面需要。
(三)完善交流管理机制,实现交流服务专业化
1.完善社会力量合作管理机制,制定社会资源质量评价及准入、退出标准,对社会合作伙伴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引导、监管和效益评价。
2.结合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定位,择优举办社会参与或公益申请的各项交流活动。对面向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举办的公益活动等阅读推广活动在场地、资源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
3.建立健全活动绩效评估机制和专业化标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投入测算,从公众参与度、满意度、受益度,媒体关注度等维度综合评估活动产出的社会效果。
(四)强化公共传播,推动图书馆品牌形象升级
1.制定全馆营销传播统筹机制和统一的宣传策略,整合新媒体传播运营团队,及时利用各种新媒体,提升传播能力,优化全馆宣传资源配置,加强全馆各项服务的宣传推广。
2.强化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建设统一的融媒体集群,增强融媒体的综合性、联动性运用,创新宣传推广形式和途径。
3.借助见十、九龙发布等宣传平台,多种形式宣传九龙坡区图书馆公益形象,提高九龙坡区图书馆的美誉度。
(一)科学制定人员学科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目标,人员招聘重点转向高层次人才,提升人员层次水平,逐步形成中级职称人员为主体的格局。
(二)在部门基本架构基础上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项目团队、项目主管,培养业务骨干人才;以项目参与、学术研究等专业化为导向,完善定期、规范、常态化的人员聘任机制及人岗相适、能上能下的用人方式,完善中层干部等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轮换机制。
(三)强化专业人才、学术科研人才和核心团队培养,以业务工作专业化、专业工作学术化为基本思路,推动工作实践与专业研究、学术成果相互转化,促进馆员专业成长。
(四)拓展行业交流合作,强化优势业务的行业引领地位,促进馆员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打造学术交流活动品牌,策划组织高水平学术研讨活动,提供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围绕主题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五)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机构知识库和知识信息分享平台,收集和传递来自员工、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标杆图书馆、政府部门等的知识和信息,促进知识资产增值。
(六)营造干事创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组织文化氛围,讲好馆员故事,完善馆内荣誉体系和情感激励体系,营造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福利保障和人文关怀,激发馆员内驱力。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基础,深化理论学习,为推动规划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开拓创新。
强化理论研究和趋势研判,加强图书馆事业研究,深刻认识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把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立足我馆实际,以战略思维、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来认识规划,组织落实规划。
加强我馆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规划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完善馆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以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保障,以党政密切配合、全面协调推进工作为目标,全面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决策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
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
坚持“一切依靠广大职工”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加强工会、妇女小组、青年团建设,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广大读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全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化人员专业结构,逐步补充图书馆学、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及多种学科专业人员,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为规划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定期选拔专业基础好、思想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的馆员脱产进修或短期培训,补充新知识,逐步成为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或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业务骨干。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市级专项资金,合理使用经费,保证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需要,为规划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优化资金配置,预算安排和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图书馆日常运行和读者服务的基本需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扶持项目。
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财务管理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财务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管好、用好办馆经费,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控、考核和调控机制,使监控、考核和调控制度化,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稳步推进,为规划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控机制,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规划的执行,建立监督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特别要加强对重要指标的监测,规划的完成进度在图书馆年度报告中发布。
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明确规划考核的责任主体。将规划实施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分清责任并根据责任配置资源,加强规划建设的可考核性。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建立规划调整机制。规划实施的过程也是规划不断完善的过程,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坚持总体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规划任务和建设目标做适当的充实和微调。当内外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其他重要原因使图书馆实际运行偏离规划提出的目标时,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并通过民主程序审议批准实施,完善规划管理机制。